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成立于1964年5月,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已形成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
上海光机所共有在职职工926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401人),截至2018年底,包括两院院士7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人、973计划项目及重大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技术领域等专家10余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防科技卓越青年科学基金入选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1个团队连续获得2项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支持、百千万国家级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6人、国家“万人计...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专业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现已发展成为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研究、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
上海光机所围绕国家“十二五”规划,按照中国科学院“创新2020”发展规划的要求,紧密结合上海光机所“一三五”发展目标,在高功率激光、信息光学、光学与激光材料科技领域与国外开展了实质性科技合作。同时,上海光机所根据各国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合作政策,有计划、有重点地策划、设计和组织了若干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和交流活动,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国际合作模式。通过组建联合实验室,组织高水平国际会议,承担多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引进和培养了一批科技创新人才,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重实效的国际科技合作,提高了上海光机所在国际科技界的地位。
一、组建联合单元,扩大上海光机所的影响力,提升所的国际学术地位。
2012年4月28日上午,中韩高能量密度激光物理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和韩国科技部部长李周浩共同为中心揭牌。李周浩在致辞中指出,中韩联合研究中心自1998年成立以来,经过十多年的积极努力,对韩、中两国科技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韩方合作单位韩国原子能研究所是拥有50多年历史的优秀研究所,在原子能领域取得了一些世界级的成果,得到同行的高度评价。上海光机所在等离子体、激光核聚变等方面取得许...
上海光机所十分重视院地合作,近年来,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紧密围绕先进激光产业链,先后建立了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上海先进激光技术创新中心和杭州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三个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的建设,在产业共性及关键技术研发、服务企业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为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做出积极贡献。还与红塔证券等共同组建激光产业基金,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的融合...
作为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和首批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之一,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在致力于科技创新的同时,十分重视科普工作。多年来,上海光机所借助科研院所强大的科普资源优势,围绕光学与激光科学技术,积极开展公众开放日、科普讲座、科技课堂、科普作品创作等在内的系列科普工作,获得...
近年来从远程通讯、显示照明技术、可再生能源、生物医药传感器的发展趋势来看,光电技术在上述领域的应用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当前多数光电子器件基于无机半导体材料如 GaAs、InGaAs 和 InP 等。然而,这些半导体材料持续增长的需求导致了制备装置复杂性和造价的增长,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迅猛发展的光电子和光通信工业需要价格经济、环境友好的新一代光电子材料。绿色无污染、可大批量制备的微生物合成材料技术有望为这一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上世纪末人们发现利用某种厌氧细菌的呼吸作用可以用来分解重金属污染物和含氧非金属基团,这项技术在微生物、地球化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上海光机所研究人员及其合作者意识到这项绿色、低成本、无污染的合成技术在制备光子功能材料方面的价值,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探索,成功制备出光子性能优异的Te纳米材料,并验证了多项重要的超快光子学应用。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培养从美国加州莫诺湖(Mono Lake)中提取的一种芽孢杆菌(Bacillus Selenitireducens)成功合成了单质Te纳米材料。超快非线性光学研究表明Te纳米材料具有从可见到中红外(515 nm至2.8 μm)的广域饱和吸收性质,覆盖的波长跨度和饱和吸收系数在红外端超过了石墨烯。此外,其与聚-间苯乙炔-co-2,5-二辛氧基对苯乙炔(PmPV)共轭聚合的复合材料在可见和近红外波段表现出优异的宽波段激光防护光限幅特性,超过了C60、碳纳米管及金属酞菁等被广泛关注的光限幅材料。研究人员进一步利用Te纳米材料成功的实现了在掺铒光纤激光器和铥固体激光器中的中红外超短脉冲输出。同时,还实现了基于Te纳米材料的热光开关,其热光响应速度和热光系数均超过了之前被认为性能极佳的WS2和石墨烯。
这些结果表明微生物合成的Te纳米材料具有非常优异的超快非线性光学特性,基于该材料制备的红外超短脉冲锁模器、宽波段强激光防护光限幅器、热光开关等光子学器件均体现出非常好的工作性能。这项研究创新性的将绿色微生物合成技术引入高性能光子功能材料制备中,填补了微生物合成纳米材料光子学性质及应用研究的空白。
相关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及上海市科委的项目支持。(微纳光电子功能材料实验室供稿)
(a)微生物合成Te纳米材料,(b)可见到中红外广域饱和吸收性质,(c)红外超短脉冲输出,(d) 优异的光开关性能。